logo
搜索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科学定位、强化融资、精干主业、创新管理、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Changchun City Development Group
【行业资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之见
发布:2020-11-19 15:10:46 阅读:3357

毫无疑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从我国而言,所有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似乎都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国有企业也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确实发挥着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也成为了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最新一届的领导集体改革方略中,国企改革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在改革领域当仁不让地“并驾齐驱”。国企改革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为了适应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为了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场化。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制定国企改革总纲领、推进"1+N"方案,现在又提出三年行动方案,国企改革概括而言,就是包括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国资重镇”的上海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锋”。

一、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历史沿革

1989年,在市财政局内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

1992年,成立了隶属于市财政局的国有资产管理局。

1993年,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地方国有资产系统中率先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994-1997年,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了股票期权薪酬制度的改革试点;开始加速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制。

2003年,组建了上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直属特设机构。

2008年,印发《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开启了国资整合之路。

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序幕。市政府迅速响应,于12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也被称为“上海国企改革20条”,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三个方面分别确立了未来5年的改革主要目标。其中,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是这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监管模式改革上的一大亮点。根据《意见》,上海将国企分为竞争类企业、功能类企业、公共服务类企业三大类型。

2014年,有效重组,实质性启动国资流动平台,率先试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并确定国盛集团(以产业股权投资为主)和国际集团为两大上海国资运营平台(以产业和金融股权投资为主)。两家公司通过接收政府划拨的部分国有股权,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经营和投资管理能力,将国资运营的功能性要求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

同年,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九条具体推进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与目标、形式与途径。

2016年,市国资委印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指引(试行)》,从操作角度对之前发布的若干意见进行了细化和进一步落地。明确了上海推进混改的三条路径: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这也是这轮国资国企改革在推行混改过程中最主要的路径。二是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革。三是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的试点。

2017年,市国资委印发《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第一批员工持股试点的通知》,稳妥推进5-10家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旨在通过以经管和科技骨干为主的核心员工持股,股权分红的改革,科技人员可以分享自己创造的成果和价值,可以从根本上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019年,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背景情况、目的意义、任务目标、主要举措以及工作保障。

二、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运行现状

1、国有资产资本化和证券化

国有资产资本化和证券化一直是上海深化国企改革的主线,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国资委系统企业总户数的 73.2%、资产总额的87.1%、主营业务收入的89.5%、净利润的93.5%。目前除了功能保障类的企业以外,整体上市或者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的已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包括上港集团、上汽集团、 上海建工、交运股份、隧道股份、华建集团、绿地集团7 家国企完成整体上市,华谊集团、锦江集团实现核心资产上市。

除了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这三大关键路径以外,上海还以产权为纽带,推进一批跨所有制、跨管理层级、跨行业、跨地域的重组项目,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实施双向联合重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上海的国企混改则分两个层面推进,一是集团层面混改,通过推动混改提升集团竞争力,推动整体上市;二是由市国资委定方向、定规则,比如参股、控股等细则,但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混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已经拥有股权价值800亿元,盘活存量资金约200亿元。截至2017年底,上海国企中员工持股企业累计已达338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总户数占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比例为68.5%,资产总额占比达86.4%,营业收入占88.9%,净利润占93.4%,已经成为上海国企中最有活力、最有实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部分。截至2019年8月份,上海的市属竞争性国企中,已有85%的企业集团制定了激励推进方案,上海国资委系统通过各种形式实施正向激励项目70余例,仅2019年上半年就完成7例股权激励项目,其中上市公司4例。2013年以来,完成17组28家企业系统内外联合重组,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调整至44家。

2、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2019年上海市国资国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为主要立足点,强化区域服务能力,提升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在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1)保障重大任务,强化经济服务能力:推进市管金融企业加强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助力自贸区提升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出台推动国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加强国有企业在长三角等国内重点区域的投资合作。围绕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目标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

(2)启动综合改革试点,打造改革尖兵:发布《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共提出7个方面26条改革举措,提出着力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推进上海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在金融开放创新、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

(3)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继续推进国资委系统企业85%以上的新增投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四大领域。推动企业完成创新规划,完成系统企业科技创新情况报告。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重振老字号品牌的若干措施》,重塑上海国企老字号品牌价值。

(4)完善国资监管,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推进上海国际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国资授权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金控公司试点监管要求,建立国资授权新制度。印发《上海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审核手册》,规范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审核工作,提高资产评估报告审核质量。

(5)强化风险管控,实现稳中求进:印发《上海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规范国有企业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印发《上海市国资委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提升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上海法治国企建设的意见》,提升国有企业法治建设水平。

2019年,上海国资国企全力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国资监管效率稳步提高,国有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9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3486.6亿元,同比增长2.6%;增加值7126.4亿元,同比增长4.8%;资产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8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2.7万亿元,同比增长19%。

三、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努力方向

1、国资国企改革的“探路者”和“领头羊”

上海未来仍将在国企改革上起到“探路者”和“领头羊”的作用。继续在政策方面、改革氛围方面大胆尝试、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体系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优化激励体系改革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与实践。

自2019年9月《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简称《综合改革方案》)发布以来,上海国资改革动作频频,不断在国企上市公司层面持续导入更有活力、更有发展潜力的竞争类国企资产,在改革方案上则充分显示了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背景下,今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仍将会以较快速度推进,相关国企改革成效将持续显现,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改革期权价值”。

2、深化改革和探索创新

这一轮改革和前面改革有不同的特点,除了区域性和综合改革,另外围绕改革还有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创新。以往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比较注重市场竞争类的企业,这次是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功能保障类三类同步推进,同步进行总体安排。在三大动力机制方面,加强赋能赋权,给企业进一步授权放权;结合服务企业,为企业进一步增效减压;加大激励约束,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同时在原来职业经理人试点基础上,还要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的深化,包括工资总额、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等,这些方面都将进行新的探索突破。

从近半年多以来上海上市国企的重组等改革动作来看,当前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未来上海国企上市平台预计将注入更多新的优势产业、消费产业、新兴产业等竞争类国企资产。对于上海国资国企的内部改革,尽管目前上海在“混”的形式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在“改”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包括国资培育新动能、紧抓规划创新、推进结构优化、强化监管方式;国企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都是下一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着力点。

此外,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贸易和科创中心步伐,“创新引领”已经成为上海国企改革中的“亮点”,国资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加快地方国企与央企,以及系统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国资收益对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视同利润和单列”政策,以及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在社会创新服务机制方面,以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城市更新平台,聚焦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制度创新功能。

3、国资国企改革的六大趋势

一是国企发展的战略牵引更加明确: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聚焦服务上海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实施。

二是国企改革系统性示范性更加突出:“双百行动”和综合改革方案的深入落实推进,上海国企改革尖兵示范作用不断显著。

三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加快企业战略重组,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参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金融企业开放创新。

四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全方位纵深推进:推动全部竞争性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积极实施员工持股,加强央地合作。

五是国资监管完善与金融体制改革深度融合:推进上海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在金融开放创新、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以完善国资授权经营机制鼓励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探索,助力金融体制改革。

是体制改革协调活力激发与稳健发展:改革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齐头并进,实现企业经营活力激发和稳健发展。

综上: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将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进一步突破,国企竞争实力更加突出、国资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资监管体制更为完善、国有经济整体更快发展,全面实现“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案例

若对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不完全统计与梳理的话,从改革分类监管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功能类,主要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第二类是公共服务类,主要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实现社会效益。第三类是行政类,主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从所处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几大行业中,交通运输业(包括上港集团、上汽集团、申通地铁等)、房地产开发业(包括城投控股、张江高科、外高桥等)、商贸业(包括百联股份、新世界、上海九百等)、化工行业(上海电气、三爱富、氯碱化工等)、纺织服装业(开开实业、上海三毛、申达股份等)以及其他行业(东方明珠、新华传媒、上海医药等)。

案例:整体上市的上港集团

1、发行上市A股

自2003年完成政企分离,2005年从国有控股公司改制为上海国资委直接注资控股、招商局国际为第二大股东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后,2006年上港集团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箱股份,用整体上市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以每股3.67元的价格向股东发行普通股股票,同时给予股东现金选择权。发行2,421,710,550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1.54%,发行市盈率28.01倍。

2、近年经营业绩表现

从上港集团的经营指标来看,可谓“战绩彪炳”。自2011年以来,每股收益在2017年达到0.4978元的高峰;每股净资产持续攀高,2019年达到3.5409元;每股公积金以不低于0.30元的水平在2019年达到0.4222亿元;营业收入2018年达到280亿元,扣非净利润2019年达到86.2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3、员工持股计划

2014年,上港集团发布公告《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认购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12人,合计认购1,818.60万份,即420万股,其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份额比例约为1%。除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外的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及下属相关单位员工合计为16,070人,合计认购不超过180,041.40万份,即41,580万股,合计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比例约99%。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金额不超过181,860万元,认购股份不超过42,000万股。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48个月,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锁定期为36个月。员工持股计划认购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为4.33元/股,该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90%。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委托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长江养老-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专项产品”进行管理。

“上港方案”堪称历次全国性国企国资改革涉及员工持股认购金额最大的一次“混改实验”。共有16082名员工成为上港集团员工持股激励方案的受益对象,受益面占到上港集团公司员工总人数的70%,或许创下历史上同类改革个案的受益面之最。

4、无偿划转部分股权

2015年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75,471,600股股份无偿划转予全资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此次股份无偿划转完成后,上港集团的总股本不变,其中市国资委将直接持有8,009,019,890股上港集团股份(占上港集团总股本的35.20%),上海城投将直接持有1,275,471,600股上港集团股份(占上港集团总股本的5.61%),市国资委在上港集团拥有的权益保持不变。市国资委仍为上港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